火爆新年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掀起了一场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讨论,坚守家园还是走出太阳系,电影中给出了选择。如今再回头来看,科技背后的哲学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3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梦媛博士应邀在马克思主义学院301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流浪地球》背后的‘硬核思考’”的讲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讨论。讲座由我院武文超老师主持,18级全体研究生一同参与了讲座。
讲座伊始,赵老师引用原著中关于太阳聚变的文段向我们抛出“什么是科学?”的命题,通过对宇宙起源说和现代宇宙论历史演变的梳理,向我们展示了认识自然和建构科学背后的逻辑规律,并举例说明了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科学观点的不同。随后,赵老师继续围绕电影的情节发展,结合相关学者关于科学革命的理论,为我们阐释了科学进步所需要的基本因素。最后,当谈到科学批判命题时,赵老师举例原著中的表述向我们说明了未来人类社会中的艺术、哲学和宗教的命运。她强调科学不是万能的,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我们也要防止落入科学崇拜的陷阱中去。
在交流环节中,针对赵老师的提问:“与非科学(哲学、艺术等)相比,科学解释世界的优势是什么?局限又是什么?”同学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听取同学们的观点后,赵老师表示“哲学有着自己的使命,哲学使人类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秩序中解放出来,并创造出新的世界,纵使人类不是进化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非科学的存在相比纯粹客观的科学具有了美的意义”。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引发了同学们关于技术哲学的思考,对于如何思考生活现实、探寻哲学原理提供了重要帮助。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供稿
(文/吴迪 摄/吕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