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学习“四史”专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0-09-11    浏览次数: 222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按照学院党总支“四史”学习统一部署,94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开展新学期“四史”专题学习,活动由支部书记温晓春主持。

首先,温老师对新学期教工党支部“四史”学习活动作了部署和安排。并以“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为题,为大家主讲,开启了新学期“支部书记讲四史”的序幕。温老师指出,“四史”学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常态化、持续性工作,是提高教研部党员理论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总结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她在简单梳理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基础之上,分别就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剖析,由此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当代世界意义。

接下来,李梅敬和郭根老师分别以“从中国共产党党史看我国治理之智”、“新中国社会建设历程与基层治理实践创新”为题为大家主讲“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

李梅敬老师以电影《八佰》为脚本,品读历史演义,诠释时代变迁。并分别从“为何学:深刻理解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学什么:深刻理解学习四史的核心内容”以及“怎么学:深刻理解学习四史的三个原则”等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国家治理之智。李老师特别指出,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通过学习党史,每一个党员都需要对此做出科学的回答。

 郭根老师提出“新中国史”学习的三个基调:“四史”学习需要讲政治、“四史”学习需要讲方法、“四史”学习需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随后,结合新中国社会建设历程和基层治理实践,郭老师强调,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而是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进而夯实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社会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持续夯实党在新时代的执政基础、社会基础和核心领导力。

最后,党员老师围绕主题充分交流讨论,大家表示要将“四史”学习与课程教学统一起来,将讲好新中国史与投身新时代改革实践统一起来,进一步汲取经验、凝聚共识,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强大张力中,学好“四史”,讲好“四史”,做好本职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供稿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