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第四讲:陈剑教授解读后疫苗时代的全球疫情走势
发布时间: 2021-10-18    浏览次数: 369

1014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系列”课程“智慧中国”在综合楼D303教室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数据科学顾问、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财新智库高级顾问陈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我校学子做“后疫苗时代的全球疫情走势——从量化金融视角分析疫情趋势”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主持。


金瑶梅教授主持报告会

讲座伊始,陈剑教授以“后疫苗时代”为切入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了后疫情时代到后疫苗时代的过渡。他指出随着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有效的疫苗研发、上市和接种,已经成为各国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量已突破十亿次,为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后续有条件的开放国门做好了坚实准备。随后,他从自身经历和专业研究出发,介绍了运用量化金融模型预测疫情走势的初心。《孙子兵法》有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也,得算少也”,模拟对于实践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预测作用。疫情到来之初,陈剑教授敏锐发现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和信用风险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而他开始尝试在信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疫情发展预测模型来预测疫情拐点,从而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方法控制疫情。但与此同时陈教授进一步强调,在运用全球疫情风险指数对不同国家的疫情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时,必须首先了解全球各个国家地区具体的疫情情况,有效辨别风险程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精准防控。最后陈剑教授用翔实准确的数据为同学们展现了疫情防控中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急管理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控制住疫情的传播,与国家强大的物资供应体系和组织动员能力密不可分。


陈剑教授做专题报告

报告会现场

“君子不器,周而不比”。陈剑教授将量化金融模型成功运用于疫情防控的研究经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处在后疫苗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勇于开拓创新,突破思想局限,跨越学科壁垒,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自身能力,从而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出应有贡献相信后疫苗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

 

 

 

/图:周才骄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