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讲述者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顺利开展“红色故事会”支部特色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4-11    浏览次数: 10


 走近历史人物,听取先辈故事。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1937年全民族抗战,陈独秀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亦是奋斗的一生。为从陈独秀同志的事迹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以共产党员精神谱系为主线,传承革命火种,让星星之火代代相传,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时光里的讲述者”支部特色活动,本系列活动以旧址参观、故事讲述、现场讨论的方式展开。

【旧址参观·走进“他”的生活】

 身处革命故事的百年长卷中,方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纪律委员苏钊凝于2024330日下午顺利带领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胡星晔、高钦儒、朱子环、殷捧基一同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这里,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陈独秀同志所展现出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及高尚的共产党人品格,读懂了陈独秀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发展而奋斗的艰苦历程,加深了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与决心。

【故事讲述·分享“他”的故事】

 遨游革命故事的历史长河中,更能坚定信念、汲取力量。本次故事分享会于202449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1013会议室举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杨璐主持,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胡星晔、高钦儒、朱子环、殷捧基,结合自身所感所学,对陈独秀同志生平事迹进行生动地讲述。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建立,使人们陷入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中国的出路是什么?中国怎么办?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积极寻找救国救民良策。19159月,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9月,自第2卷第1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新青年》敏锐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机,迅速宣传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19181115日,《新青年》第5卷第5号刊登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文章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乃是“劳工主义的战胜”,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同时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胡星晔(节选)

 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全程参与了爱国斗争。六月,陈独秀因为发表《北京市民宣言》被捕,同年9月获释。1920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前移到上海,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上海、北京分别向各地辐射,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9206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陈独秀同组织成员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1931年“918事变”后,陈独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反蒋抗日的主张,1932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提前被释放出狱,出狱后坚持发表抗日演说,1942527日,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高钦儒(节选)

1920331日,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成立之前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共产党组织于1920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在各地党的组织先后成立后,国内外已经有了8个党的早期组织,共50余名党员。于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就成为必然要求。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关注下,1921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朱子环(节选)

陈独秀做为一名革命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非常熟悉。但他还具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教育家。陈独秀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四大教育方针: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他对于子女的教育深刻地贯彻了现实主义和兽性主义。这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优胜劣汰是无情定律,弱肉强食是社会法则。只有吃尽苦中苦,方能自立;受尽难中难,方能自信;吃尽人世间所有苦难,才能树立为他人谋幸福,为国家谋出路的崇高理想。后来,兄弟二人被捕入狱,受尽刑罚,依旧坚韧不拔,最后毅然决然的奔赴刑场,这种性格的养成,这种精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陈独秀对其的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陈独秀所具有发革命精神的缩影。

 ——殷捧基(节选)

现场讨论·感悟“他”的精神

 在听完现场参观者带回来的切实地感触及生动地故事后,与会积极分子们根据自身所闻所感踊跃发言,进行了一场热烈洋溢的感悟分享。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亲身参与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战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的大人物,他就是生于安徽怀宁的陈独秀。从康党到革命党,从办《甲寅》到办《新青年》,从领导五四到领导五卅到大革命,他总是站在时代和斗争的主流和急流中,尽管他最后被急流冲刷到岸边,但他仍然在思考着流速和方向。陈独秀提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个标准对于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积极探索“什么是有意义的幸福人生”有重要意义。

 ——倪霖慧

 陈独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积极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陈独秀先生从风雨中来,看遍民生疾苦,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中去,正由于先生的勇于担当,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生。纵观陈独秀先生的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既有早年的辉煌,也有晚年的凄凉。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前进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房媛媛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曾评价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在五四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他的2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都是为革命而牺牲。

 陈独秀等老一辈的优秀思想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也让我们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学习马理论的青年,我们在干事创业中勇于担当和奉献,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陈曦

 毛泽东赞陈独秀伟大:思想界的明星,党之功臣。陈独秀,一个在旧中国泥潭中奋斗了整整27个春秋的革命家,他的贡献比他的前辈和同辈都要多得多。尽管他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步履蹒跚,有时甚至摔跤,但他从未做过叛徒、汉奸,损害过我们民族的伟大国格和人格。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有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罗雅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这是一本致力于启蒙青年、传播新思想的刊物。《新青年》杂志提倡科学、民主、平等和个人解放的思想,主张摒弃传统的封建观念和道德束缚。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传统观念、关注社会问题和启蒙青年等方式,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陈雪华

 陈独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从建党酝酿、准备,到组织建立后各项工作的展开,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在北大红楼里,有先进青年救民于水火的家国怀情,有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有早期共产党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血性,更有那百折不挠闻过则喜的博大胸襟。

 ——陈园园

 陈独秀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在党的早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奋斗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通过了解他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英雄人物的伟大意义,以及党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性。陈独秀的经历也让我明白,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党的历史,更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汤亦曦

 在陈独秀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参与并领导了多次改革运动。他通过斗争和奋斗,致力于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命运。他对社会矛盾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社会变革的独特见解启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他提出了“学无止境,革命抒词”的理念,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也同时鼓励着我不断向他学习,这一思想让我明白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刘思雨

 陈独秀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思想领袖,他的贡献不可磨灭。尽管他的思想与党中央发生了分歧,但他始终怀有坚定的爱国情怀。陈独秀的生平经历教育我们,革命道路上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永不停止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敬佩。陈独秀的故事提醒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充满艰辛,但正是这样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才使其成为今天的辉煌组织。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陈独秀的一生教育了我们,要时刻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真理,不忘初心,方能不负伟业。

 ——尹思媛

支部书记总结讲话

 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邵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此次特色活动,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丰富了支部学习教育的形式,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希望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党史、弄懂党史,自觉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历史事件、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奋斗之力,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此次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厚植了支部成员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同学们秉承先辈之志、奉献青春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激励着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们趁青春正好,要时刻保持昂扬的姿态,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在学习生活中、在民族复兴中,展现青春的朝气、发挥青春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供稿

 (文/殷捧基 图/殷捧基 审/吴军)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