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见行见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26日晚上在国合楼三楼报告厅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从改革开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师生对话会,引导学生感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对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方略的理解和认同。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琪教授,管理学院李正明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金瑶梅院长、牛海副院长、梁豪副教授、邢中先博士、宗立宁博士和3百多名各年级专业的学生参与本次对话会。这次活动也是学校推进上海“大思政课”重点实验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话会现场
李琪教授结合自身作为改革开放的受惠者、参与者、共享者的切身体会,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九大新观点新提法和七个聚焦”为主要内容分享如何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李琪教授谈到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完成时间,从改革开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形式或词语上的增减损益,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部署和举措,加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的一体化推进和良性互动,聚焦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在体制机制上推进改革创新、破旧立新、推动发展。
李琪教授做报告
在交流发言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讲解:
师生交流现场
要汲取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五高”良性互动新路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本效率发挥、资本运用以及资本竞争伴随着政治力量的介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其他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通过政策制定、法律框架构建以及监管机制的实施,对市场资源的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掌握好政府介入市场的“度”,既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抑制负面因素的积极作用,又避免过度干预导致的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需要我们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监管职能,同时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开放与改革的互动是应对经济外界壁垒阻力的有效策略。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着体制机制的束缚,因此提出了“开放倒逼改革”的策略,旨在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外部竞争和压力,从而推动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如今,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在进一步开放中促进深化改革的推进。
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我们更需要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实际上,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有力武器。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于上海而言,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更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改革路径和开放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师生交流现场
要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面对挑战吸引人才,突破核心技术。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在推动人才、科技、教育三者一体化发展方面设立了大量举措,其中包括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落户政策,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然而,面对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上海必须担当起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任,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持续发力。
理工科大学生要在深化改革浪潮下的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海理工大学在新能源与碳中和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依托其强大的理工科背景和科研实力,积极投身于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通过跨学科合作与创新,上海理工大学在许多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培养了一批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的生产要素组合通过创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高效能的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不仅具备高度衔接和信息畅通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投资过程中的重复与浪费,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种新的生产力形态,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支持力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对话会现场
在交流活动过程中,老师们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运用经典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相关理论,使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同时,老师们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学生们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激发了学术研究的热情。“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我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力量,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