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史料讲述“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12-17    浏览次数: 43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了解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近现代中国传播发展的历程,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梅敬副教授带领学院20多名学生,走进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用珍贵史料讲述“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博物馆内参观合影


出发前,李梅敬老师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新闻出版自由,他们一生从事新闻活动,报刊是他们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离不开《万国公报》《新青年》《甲寅》等报刊杂志的载体作用,它们在近代社会承载着启蒙思想、表达意志、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这些重要的文物资料,既具有重要的历史力量,也蕴含着丰富的现实力量。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序厅运用裸眼3D展现出版的发展长河,让观众在现代科技的光影中沉浸式体验新闻出版的发展史。走过序厅,乘扶梯而上,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着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变革与转型”“现代中国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新中国出版事业:砥砺奋进七十年三个部分依次参观,清晰感知了自清末西学东渐到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事业艰难而曲折的繁荣发展之路,认识到近现代以来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以及新闻出版人在时代巨变中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在这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万国公报》、《格致汇编》、早期出版的《申报》、《湘江评论》创刊号、《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斯诺夫人题签并附斯诺照片的《西行漫记》等珍贵文物等,深受震撼。


同学们在博物馆内听讲解   


参观接近尾声的时候,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毕业生、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放部杜明磊老师接待了我们,杜老师表示天下马院是一家,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筹备历程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并欢迎同学们来馆做志愿者,毕业后来馆应聘等,强调马院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其实很多元,鼓励同学们学好专业课,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学们在馆外雕塑前合影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漫步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近代以来新闻出版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那些泛黄的报纸、古老的印刷机,都在诉说着先辈们为了追求真理和自由所付出的努力” 。大家对“博物馆筹备的耗时之长,展柜中展出物品之珍贵,展厅设计之新颖”印象深刻;对新闻工作者“用手中的笔和纸,记录时代、传播思想、推动变革”肃然起敬;也深刻领悟到“传递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重要性”。李梅敬老师也感慨道:“这是一段深刻的文化洗礼,催人奋进,作为曾经的出版人,我深感新闻出版的重要性,使命在肩,不容辜负。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出马院的贡献!”






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