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精准把握培养定位、明晰选课规范,为后续学术研究与专业学习筑牢基础,9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培养计划及第一轮选课指导讲座在学院1015多功能厅举办。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牛海主讲,全体2025级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牛海老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属于学术型硕士培养范畴。为帮助同学们精准把握培养重点,他系统阐释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核心差异,并着重指出,学术型硕士的核心成长目标在于攻克四类关键问题:一是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二是学术功底的夯实,三是理论问题的突破,四是学术科研的创新。

在研究生培养系列指导环节中,牛海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定位展开深度讲解,为同学们厘清学术方向与发展路径,逐一解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他分别从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实践价值等维度,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方向的鲜明特点,让同学们对各方向的学术边界与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随着讲座的深入,为引导同学们结合校情思考学科发展,牛海老师抛出核心问题:“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突出什么特色?”该问题引发了同学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场交流氛围浓厚。在总结讨论成果时,牛海老师提出两点关键发展思路:其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纳入党务管理与人事管理相关课程,通过跨领域知识补充,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其二,着重培养同学们撰写行业咨询报告的能力,引导大家研判企业策划与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思维与方法论为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谈及学术能力培养指导时,牛海老师着重强调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基础性地位,明确提醒同学们从研究生阶段起步便需筑牢规范意识、恪守学术道德,树立严谨扎实的学术作风。
牛海老师向全体新生寄予殷切期望,他鼓励同学们既要沉心钻研理论经典,筑牢学术根基,更要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拓展学术视野。

最后,邢中先老师针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选课工作进行专项指导,包括选课时间、选课方式、选课规则、选课流程、公共英语课程免修申请、重修申请等内容,让同学们深入理解选课要求并及时进行选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研究生会供稿
(文/柯德舟 摄/朱喆 审/吴军、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