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教授做客“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讲堂”作专题辅导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6-30    浏览次数: 2147

628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科教授应邀做客“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讲堂”,以“技术人工物与主体性”为主题作专题辅导报告。本次活动也是学校“秋炫沪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名师导读”系列活动之一,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根副教授主持,学院相关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科对何谓技术人工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她以“人真的具有主体性吗?”问题为切入点论述了从哥白尼-牛顿革命、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海森堡1927年提出测不准定理到演化心理学再次证明了达尔文。接着,她以“人是机器吗?”和“机器是人吗?”这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以及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释了学界对此的看法。再次,她以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视角探讨了人与技术人工物的批评与建构,并指出人与技术之间的交互不是为了回归,而是为了建构。最后,她强调技术人工物并不能被赋予完整的道德主体,因为技术本身不具有主动建构的意向性自由,但却应该赋之以重要的道德角色。任何非人实体作为道德行动者主体在理论上具有某种可能性。或许,这种既不同于非人本主义伦理学,也超越纯粹的将人和技术割裂的人本主义伦理学之人-技混合体作为道德可供选择的行动主体之一。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刘科与在场师生围绕技术人工物与人的主体性以及道德行为主体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讨论。其中范甲乙提出问题:人的主体性在何种程度上相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比较凸显的?刘科谈到正如马理论中所论述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意向性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对于机器来说是尚未做到的。郭根说道目前人对自身的认识仍是具有局限性的,而人对技术的认识也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最后,郭根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技术人工物在何种层面以及多大程度上成为可能的道德主体,需要回归到马克思的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去考察,因为所有言说都是特定时空、特定技术条件下基于有限认知的判断。据此,刘科教授通过技术人工物主体性的重要变量——“人在技术交互中的参与程度”予以回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讨论技术人工物主体性问题,刘科教授讨论式、对话式的叙事逻辑和价值考量,也启示我们在考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契机的时代命题时所秉承的去技术中心主义的基本态度和防止价值技术化的现实偏差,并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推进伦理学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供稿

(文/王敏 摄/丁超)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