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没你不行 ——马院举办“《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发布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圆桌会议”
发布时间: 2020-11-09    浏览次数: 521

117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301多功能室举办《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发布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圆桌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高校专家学者受邀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彭宗祥、副书记夏小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卢岚教授以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


研讨会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主题为“《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发布学术对谈”。对谈中,《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作者卢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方兴副教授围绕新书的主要内容展开学术对谈。“关注底层具有人情生存关怀”、“政治骨架社会血肉相融”、“聚焦独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把社会结构分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灵动犹如散文雅美”是叶方兴副教授对于新书内容特点的深刻总结。向卢岚教授发问:“从思想政治教育草根生态研究到空间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以贯之的脉络是什么?以及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侧重点是什么?”随后卢岚教授新书《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取名缘由引入亲身经历的温情故事给出详细解答。学术对谈阶段中不失人间烟火味,诙谐幽默中展露学术扎根社会百态。

(卢岚教授发言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圆桌研讨会高朋满座、百家争鸣,将整个会议的学术氛围推向第二个阶段,其主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圆桌研讨会”。以同济大学薛念文教授作“‘四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分享为开端,上海财经大学裴学进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马川副教授、上海大学邱仁富副教授、复旦大学曹金龙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方兴副教授,分别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化解的策略特殊性”“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问题”“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批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作主题分享。其中上海大学副教授邱仁富在主题发言时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该研究什么发问,谈及到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解放问题,他指出,智能时代是以信息为中心,信息的获取和理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至关重要,最后以伯恩斯坦的一句话:“实际上,找到人脸的‘需要会伴随我们一生”作为结束,引人深思。观点的新颖、语言的技巧、理论的分析让整个会议场的同学们赞叹不已!

与会专家发言分享

交流研讨环节中,硕士研究生李豪男从自身研习社的经历出发向薛念文教授和邱仁富副教授发问情景教学在传统时代和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该怎么办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和细致解答随后,在场师生们就各自疑惑纷纷积极发言提问各位专家均对问题进行了解答,会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会议召开正值立冬节气,这次会议帮助同学们将秋天的知识果实打包,更让学术的温情陪伴漫长冬季,想必也是同学们心底里收获的一丝丝小确幸。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供稿

/张创业 摄/谢晓蕾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