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实践】第九站!∣治千里汾河,展秀美山川​——我院信仰收信人实践队走进山西稷山汾河湿地公园开展生态调研
发布时间: 2021-02-04    浏览次数: 173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境内第一大河,是山西的“母亲河”。202121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信仰收信人实践队来到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的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实践调研,受疫情影响,实践队此次调研仍采用本地队员实地考察、其余队员线上“云调研”的模式开展。

过去几十年里,工业排污,地下水超采,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等使得流域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极大破坏,特别是汾河中下游,河水不是被污染得发黑发臭,就是干旱消失得无影无踪露出河床,失去灌溉能力。2017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曾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指示下,山西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了以汾河为重点的“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整区域推进国土绿化。在政策推动下,一批让“山青、水绿、河美”的治理项目出现,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实践队队员卫帅朋和线上队员一同调研了稷山汾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公园一共有五条木栈道和三条宣教路径,宣教路径两边设置有宣教牌,介绍的就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和湿地的鸟类、植物。天气晴朗,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时不时飞来一群白鹭,不少游客坐在湖边的观光台上休息,还有的游客正在放风筝。据一位散步的李爷爷介绍:最早的时候这里有很多青蛙和候鸟,后来水质变差,动物消失的无影无踪,这里也变成了一片荒滩,杂草丛生,风一刮是土。后来经过治理,这里绿植多了,水质也好了起来,水生植物园那边还能看到天鹅,白鹭,黑鹳。

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创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科学模式,彰显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闯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谱写了一曲汾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理工大学“信仰收信人”实践队供稿

/卫帅朋 摄/卫帅朋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