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顺利举办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1年度“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 2021-05-10    浏览次数: 1024

202159日,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1年度“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学术年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7余家学术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进行研究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现场

会议首先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致欢迎辞,她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概况、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院研究机构等,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致欢迎辞

致欢迎辞之后进入到大会第一阶段换届选举,此次换届会议由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主持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作的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通过了副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计海庆副研究员作的理事会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通过了秘书长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的研究会章程修订说明、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报告、理事和监事选举办法、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名单及其产生情况的说明计海庆副秘书长介绍了理事和监事候选人名单及其产生情况的说明等重要内容。

李侠副理事长主持会议

成素梅理事长作工作报告

杨庆峰秘书长作换届选举说明

计海庆副秘书长作财务工作报告

随后,会议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理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在总监票人东华大学陈敬铨教授宣读了计票结果之后,副理事长李侠教授宣布了新当选的理事、监事名单。

大会第二阶段举行了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和新一届监事第一次工作会议,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监事长。

大会第三阶段李侠教授宣布了新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监事长名单。新一届理事会的主要成员有: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当选为新任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李侠教授和复旦大学黄翔教授、东华大学王治东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高奇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计海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朱晶副教授等6人当选为新任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为副秘书长。

新任理事会合影

老新理事长交接

新任理事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国豫教授发表讲话,她首先对成素梅理事长对理事会的工作与贡献表示了感谢,随后以“自然辩证法”的初心与未来为题,和大家分享了成立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背景以及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深入思考。

新任理事长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讲话

大会合影

下午的学术会议“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专场分两个阶段进行在开始前,新任理事长王国豫教授研究会顾问、新成立的三个下属专业委员会颁发聘书。首先为成素梅、朱宝荣颁发理事会顾问聘书;接着为李侠王幼军等颁发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聘书;为闫宏秀、杨庆峰、高奇琦颁发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聘书;为苏令银颁发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成素梅教授颁发顾问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李侠教授颁发科学社会学专委会主任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闫宏秀教授颁发技术哲学专委会主任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杨庆峰教授颁发技术哲学专委会副主任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高奇琦教授颁发技术哲学专委会副主任聘书

王国豫理事长为苏令银副教授颁发科技伦理委员会主任聘书

学术会议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从例外状态:数字世界的规则构建、数字世界中的主权者、数字世界的赤裸生命、主权者决断、例外性权力的来源、破除决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等五个方面讲述了数字世界的例外状态与赤裸生命的深刻含义。

高奇琦教授作学术报告

李侠教授以“关于互联网,国家政策应该做点什么?”为题,为大家分享了物联网政策制定中的认知偏差陷阱、政策应该重点关注物联网革命、物联网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政策切入点等重要内容,并提出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应该关注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建设的重要观点。

李侠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由复旦大学徐志宏副教授主持的自由讨论环节中,高奇琦教授进一步生动阐述了数字世界主权权利、数字算法的内在意蕴等,李侠教授从反垄断角度深入分析了政府对企业介入的问题,引起在场师生的高度共鸣与热烈交流。

华东理工大学黄时进教授提问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上海师范大学王幼军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黄翔教授从科学实践哲学视角来解读辩护客观性的策略,深入解释了客观主义立场与科学实践哲学的关系,辩护客观性的两种策略即非随意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

黄翔教授作学术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通过上海中青年技术哲学论坛回顾与展望寻找技术时代的哲学密钥,并认为要加强院校的联合和“老教授”的引导,促进论坛的可持续发展,号召大家以哲学的睿智来解码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

闫宏秀教授介绍上海中青年技术哲学论坛发展历史

在由上海理工大学郭明哲副教授主持的自由讨论环节,黄翔教授就客观的科学是否就是好的科学、科学实践哲学等内容与在场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受益匪浅。

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帆副研究员提问

东华大学陈敬铨教授提问

学术会议后,上海理工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董伟向在座的嘉宾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版块内容。作为上海市的优秀学报,学报影响因子提升迅速。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学报也增设了庆祝建党百年的专栏,希望大家多多赐稿,助力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

新任理事长王国豫教授作会议总结,她对今天的学术交流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希望研究会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注入更多的年轻血液,并且结合党史来加强学科建设。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牛海教授致闭幕辞,他对今天参会的主办方和所有人员都表示了感谢,祝贺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成立,希望其发展越来越好,并且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推动我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到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研究生会供稿

(文/朱春晖、王汝南  摄/谢晓蕾)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