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海理工大学“微光如炬”暑期社会实践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赋能“双减”工作落实落细,分别在江苏省、河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四省的15所中小学开展了“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旨在将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实现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一、深挖党史团史资源凝聚宣讲内核力量
理论宣讲是行走的思政课堂,宣讲素材更是重中之重。实践队在活动开展前期积极准备宣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各省市红色资源文化,深入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地标开展研学及走访调研活动,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充实宣讲素材,巩固宣讲技能。并进一步整理分析,变素材为教材,持续释放红色精神的感召力。

二、多措并举落实宣讲 创新探索宣讲模式
理论宣讲承载着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的重要使命,是凝聚党心民心、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宣讲团积极探索理论宣讲创新模式,推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宣讲举措,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理论宣讲,呈现出极具特色的“青言青语”理论宣讲新风貌。
课堂宣讲:激发学生热情,理论入脑入心
实践队将党史团史榜样人物等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推进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拉近台上台下距离。让学生主动汲取先进典型拼搏奋进、忠诚担当的红色精神,做到了以先进典型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坚强力量,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云端宣讲:用活数字媒体,扩大宣讲受众
实践队利用互联网传播主渠道,通过腾讯会议把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线上,提升理论宣讲的传播力、扩大理论宣讲的受众面。将“面对面”集中授课扩展为“屏对屏”的线上课堂,打破了时间、地域、年龄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孩子与父母共上一堂课,扩大了“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力。云课堂将“一时一地”的传统宣讲拓展为“随时随地”的网上推送,在不同年龄段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思想共鸣和理论共鸣。

研访宣讲:调查落实成效,数据夯实结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实践队为全面掌握双减背景下发展中小学生党史团史学习教育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实践队进行了研访式宣讲即:调研与走访宣讲,坚持问题导向,分别利用学生版调查问卷和教师版调查问卷去了解实情。其中学生版问卷累计收回245份,教师版问卷累计收回101份。随后实践队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判,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上海理工大学“微光如炬”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期3个月的社会实践,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史团史理论宣讲的意义所在,加深了群众对党史团史学习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为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丰富了中小学红色文化学习,对于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提振精神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微光如炬,但为其芒。实践队用童真童趣传承红色基因,用青言青语赓续精神血脉。
上海理工大学“微光如炬”实践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