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行新思想 师生共当领学人|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马原教工支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
发布时间: 2023-05-02    浏览次数: 85

为提升支部成员理论素养,强化思想武装,2023年4月27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联合马原教工党支部在学院1117会议室集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顺利开展“沪江新青年·习经典”的品牌活动。支部全体成员参加,大会由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吴玥彤主持。

(支部书记吴玥彤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马原教工党支部书记彭高老师从七个方面进行领学讲解。第一,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体现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握好理论思想形成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发展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的人的现代化。第四,“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即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摒弃错误思想,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我们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第六,“三个导向”。我们要正确理解三个导向之间的关系。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以目标导向为行动指南,以结果导向为落脚点。首在坚持问题导向、重在坚持目标导向、贵在坚持结果导向。第七,“四为四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摒弃了谋取私利的思想,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爱戴与支持。

(彭高老师领学)

接着,胡星晔做“以‘六个坚持’理解新时代的方法论”主题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覃雅婕进行了“‘四为四谋’解码‘四个之问’”的主题宣讲。她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民族情怀、国家情怀与世界情怀,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国家使命与世界责任,是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解码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金钥匙。

(胡星晔、覃雅婕做主题宣讲)

随后,师生进行讨论交流。支部宣传委员林强强提出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问题。彭老师指出这些伟大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需要找到内部的相互关联性,从哲学的角度,将众多思想都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理论体系。公凯琳同志提出如何看待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具备合理性这一问题。彭老师认为这种思想属于形而上学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合理性一方面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善于规避各类风险,考虑多种因素提出合理化发展新道路。

(林强强、公凯琳向彭老师提问)

最后,支部书记吴玥彤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我们每一位成员都要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善于思考的学习意识,只有坚持多思、多想、多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整体把握,才能把道理讲通、讲透、讲活。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全体成员认真学习)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通过集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有助于同学们将“学、思、用”整体贯通,将“知、信、行”高度统一,继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马原教工党支部供稿

(文/高钦儒 图/林强强、邵娅 审/吴军、彭高)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