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永相传 铮铮誓言表初心|马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赴中共二大会址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发布时间: 2023-07-03    浏览次数: 126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7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与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前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党支部成员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前合影)

党旗所指,党员所向。在纪念馆序厅内,支部举行预备党员党徽授予暨入党宣誓仪式。活动现场,支委会成员为新党员佩戴党徽。面对庄严党旗,在支部书记王雨萌同志的带领下,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短短12句话,80个字的铿锵誓言,表达了新一批预备党员对党的真切向往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铮铮誓言,声声入耳,激励党员们在新征程上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终身践行入党誓词。

(支部党员代表为预备党员佩戴党徽)

(支部党员在纪念馆序厅内宣誓)

随后,支部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序厅、中共二大展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党章历程厅、平民女校旧址展厅等五个展区,在红色寻访中重温信仰与初心。党员们通过观看珍贵的文献、图片、场景再现、纪录片等文史物料,重温了党章的百年征程,深切感悟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支部成员参观纪念馆)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宣誓是入党程序上的一个节点,也是在“思想上入党”的新起点。思想上入党就是要知道何为理想信念,还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份信仰。思想入党是每一个党员的终身必修课,入党后,誓言是扛在肩上的责任,需要终身践行之,只有一心一意,方见一生一世。希望每一位党员继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附部分支部成员心得体会:

通过党章的学习与对党章历次修订历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立党、治党、管党的重要性,在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明确写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在我的理解中,党对党章的历次修订,不仅体现了党对于党章的完善,体现了党的各方面创新成果,更体现了党在自我革命道路上的坚持。作为仍然需要继续学习、继续加强自己党性修养的预备党员,我会时刻铭记党章中党的初心使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共产党员。

 ——马金阳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深切缅怀了革命先烈,重温了革命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先进分子们救国救民的赤胆忠心,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这次参观中,我看到了一面关于党章集锦的墙,墙上陈列了我们党自成立以来的所有章程文件,我今后也必定会以新党章为镜,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履行好党员责任与义务,切实做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王一衣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的生日这天,我们来到辅德里625号,回顾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历史,重温第一部党章诞生过程,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党的二十大对党章作出了多处修改,党章的每一处修改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陈鹏洁

71日是我们党的生日,也是在这一天,我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读了入党誓词。庄严的宣誓仪式令人震撼,宣誓的那一刻对我而言是幸福的、自豪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将以新的起点,牢记入党誓词。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员先进性学习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徐雯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有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记忆”的美称。在这里,我们进行了宣誓,参观了平民女校,学习了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史,看到了党章不同版本的沿革。党章是全党整体意志和党的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历史发展的权威记录,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这次对党章的发展历程的学习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难历程,也督促我们加强党章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

 ——邹雨洳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供稿

(文/刘灿 摄/浦轶凡、沈理想、吴卓 审/吴军)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