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2023年7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成员组成的“探忆筑梦”实践队在暑假开展“赓续人民城市红色基因 勇担奋进新征程青年使命——上海红色基地高质量党建引领“大思政”育人调查专项红色游学实践活动。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也是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支部成员利用暑假时间,前往上海市“一馆五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刘湛恩烈士故居、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青浦区委党校党性教育主题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展示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参观调研、交流座谈等活动。寻访历史足迹、感悟时代回响,赓续红色基因,勇担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青年使命。


追寻红色记忆,砥砺奋进初心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瞻仰的中共一大会址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成员们重温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历史,走过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支部成员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牺牲以及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
同时,支部成员还寻访校内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了解了在上理工百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以刘湛恩老校长为代表的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谱写了一部牺牲救国、工业立国、科教兴国的历史。这些红色校史、光荣印记高度浓缩在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的10万余字展陈大纲中,镌刻在113件展陈实物上,成为开展“大思政课”最生动的教科书。

此外,成员们来到了由青浦区委党校精心打造的“青浦的红色足迹党性教育主题教室”,该展览围绕烽火青浦、峥嵘岁月、改革奋进、追逐梦想四大板块,追忆了建党百年之青浦实践的经典画面和精彩瞬间。然后,大家又来到了“抢拼实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主题教育馆,馆内设置的精神内涵、奋斗历程、全面跨越、实践启示为中心的四个篇章,充分展示了青浦新时代奋斗精神,以及本区从追赶式发展,向全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历程。

探寻“人民城市”建设之路、强化使命担当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阐释了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内涵,点明了人民与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杨浦滨江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创新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教材,支部成员们行走在这里感悟时代变迁,零距离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

随后,成员们下一站来到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展示馆,观看了宣传片,听取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水乡客厅相关规划蓝图的介绍。大家切实体会到了示范区建设的美好愿望,充分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5年多来的建设成果。参观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果不仅让成员们在感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同时,更深切感悟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践行知行合一,彰显青春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调研过程中,支部成员们注重学思践悟一体,将红色基因入心见行,于刘湛恩烈士故居等场所为校内师生和社会大众进行志愿讲解,以青年人、上理人的视角分享对党史、校史的理解,让红色故事走进更多人的耳中、心中。
此外,成员们围绕“一馆一故事”“一馆一视频” 收集整理各个场馆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拍摄一系列宣教视频,将红色宣教和爱国教育相结合,展现青春力量。从中共一大为什么在上海召开的多元解读到中共二大如何诞生首部党章的红色故事,从“工业锈带”到宜业宜居的“生活秀带”的滨江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一段段往事、一段段历史在青年学子的讲述下显得更为生动、深刻。

本次“赓续人民城市红色基因 勇担奋进新征程青年使命——上海红色基地高质量党建引领“大思政”育人调查专项红色游学实践活动,重点调查如何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打破学段阻隔,共绘大思政育人“同心圆”?如何用好红色资源,突出校本特色,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增强育人效果?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合力构建育人共同体,着力打造具有理论深度、价值高度、时代鲜度、生活温度、奋斗态度的新时代‘大思政课’,更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深入挖掘杨浦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区域+高校+中心”多方合作,强化共建共享,创新“思政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模式,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
上海理工大学“探忆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供稿
审/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