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并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马院二支部为引导支部成员扎实学好理论知识,积极投身实践锻炼,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当中。支部主动联络并组织成员去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新华医院,社区等地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并开展诵读《当青春遇见马克思》活动,学习其思想和内容,分享心得与体会。


(支部成员参加志愿活动部分照片)

《当青春遇见马克思》是一本集学术性、通俗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读物,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阐释了“青春”与马克思的“遇见”和对话,饱含青春气息、具有青春魅力。本书包括文本阅读中的马克思、历史深处的马克思、思想论战中的马克思、科学信仰中的马克思、青年的困惑与马克思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板块整体呈现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生动的马克思的形象,呈现了兼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象,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未来、马克思与青年的密切关系。

学习心得:
在面对人生挑战和困惑时要善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青年人思想觉悟、自我认知和自身成长的积极影响。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在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公平正义等方面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力量。我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青年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岳甜
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马克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人的解放这一伟大目标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梦想。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国家的发展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然需要跋山涉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任务更加艰巨也更加伟大。作为一名青年,信心和信仰尤为重要,我们要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脚踏实地,锤炼本领,埋头苦干,建立自己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热情,培养自己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精神,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吴鸿玉
《当青春遇见马克思》这本书让我从文本内容、历史框架等不同维度加深了对马克思及其思想观点的理解,其中马克思对于青年人生目标与价值选择的建议也对我有很大启发。我们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好自己的目标,还要将人生方向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实现理想与目标的统一。我们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实现自身理想与价值。除此以外,我们当代青年要心怀祖国与人民,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作为积极担当,身体力行发挥自己的一点光与热。我们党支部近期举办了松花新村志愿者活动与新华医院志愿者服务项目,大家都主动报名,不怕苦不怕累,很好发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刘嘉怡
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中曾说“志之所趋,无远弗界,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无论多远,最终就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峰,还是极辽阔的大海,也不能限制他前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不仅要增强学习本领,提高自我修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还要在实践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投身实践,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徐依
通过阅读当《青春遇见马克思》这本书,我觉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努力提升思想境界,乐于奉献服务社会。奋斗和奉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的优秀品质,也是鼓励青年从事各项工作要坚守和践行的精神品格。乐于奉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伟大”的代名词,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拥护,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乐于奉献自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青年人也要有这种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作为新时代的上理学子,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彰显爱国担当的上理精神,让青春在强国奋斗,民族建设的道路上绽放出绚丽之花!
——左馨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应当自觉走向实际,走向群众,深入条件艰苦的基层,去担苦,担难,担重”作为学生党员,我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不懈。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从新华医院志愿者服务到松花新村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始终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的精神,把发扬斗争精神体现在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当中,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好成绩!
——王一帆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心怀大志,脑中所想心中所怀皆是国家发展之未来,人类解放之事业。这对我们来说是学习的伟大榜样。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也必然会奋斗其时。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一百多年前,在风雨如晦、民族蒙难的年代,无数进步青年以自身行动激发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以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民族复兴伟业仍需要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孙迎澳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供稿
(文/岳甜 图/岳甜 审/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