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5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绿色引领未来,榜样照亮征程——纪念‘两山论’提出20周年暨‘学习身边榜样 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教学分享、经验探讨与先锋对话为主线,发挥教师队伍中师风教风的“榜样力量”,共享“两山论”融入思政课的创新教学经验。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原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受邀参加。会议由丁伟航主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会上,主旨发言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主任史玉以浙江余村从“矿山炸山”到“生态IP”的嬗变为引,通过阐释“两山论”的提出背景、科学内涵和具体实践等,系统梳理了“两山论”从地方实践升华为全球共识的历程。此外,她通过举例塞罕坝、库布齐、毛乌素等荒漠变绿洲的中国治理方案,向与会老师积极分享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陈舟老师从大学教育本源出发,强调思政课需兼具理论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教学理念。他援引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准确、批判、透彻的研究原则,提出思政教育应建立在教科书+经典原著+现实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既要注重教育教学,同时要注重教师发展。
自由发言环节,张芷寻老师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生态环境发展对我国带来的经济发展正效应。邢中先老师分别从历史发展、实践案例和世界维度三视角,分享课堂经验。王利云老师基于“现实-理论-实践”的逻辑,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课堂教学的思路。陈沛超老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融合,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的历史事件和改革中的系统性元素进行整体性重构。程恩慧老师将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与个人研究课题相结合,通过构建案例库的方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的系统性融合。
总结发言环节,沙海林会长以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出发,指出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一是要破除西方理论的神话滤镜,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解释当前的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空话;二是要从学生出发进行教育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疑惑等进行理论和现实阐释,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是要培养具有“专业性+社会性”的思政教育者,思政课教师既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应具有开阔视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把握。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促进了支部党员在教学业务上的交流与成长,更激励着全体党员以身边榜样为引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勇担使命、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会前,校党委书记王凌宇与沙海林会长就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