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讲述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顺利开展“红色故事会”支部特色活动第四期
发布时间: 2025-05-22    浏览次数: 10


走进历史现场,触摸国歌记忆。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到改天换地的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义勇军进行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同时也承载着亿万中华人民的爱国情怀。为了从国歌精神中汲取作风建设的历史养分,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时光里的讲述者”支部特色活动第四期,此次活动以展厅参观、现场学习、手写心得的方式展开。

(活动合影)

一、观国歌历程,悟初心使命

身处伟大复兴旋律响起的情景中,方能坚定初心、牢记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支委于2025521日上午带领24级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一同前往国歌纪念馆。在这里,他们通过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演绎及新时代内涵的立体呈现,深刻感受到了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呐喊不仅是民族危亡时刻的抗争号角,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的精气神。同时也感受到了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国歌所蕴含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奋进的精神。

(支部成员参观展厅)

二、支委领学,深研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随后,在支委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展区,并展开了对《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五专题“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和第六专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学习。支委分别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四个方面对“四风”问题进行了解释并且提出这些问题是与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牢固联系在一起的,要持续深化纠治,要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地带头纠正。在支委的领学下,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明白了“四风”问题的危险性以及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要性。

(支委领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三、笔墨抒怀,践行知行合一

参观结束,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自己的观后感以手写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一张张纸上,既有对国歌精神的深刻理解,也有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做起”的行动承诺。

站在国歌展示馆的展厅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泛着历史的光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此得以生动诠释:当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时,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文化战士自觉成为阶级意识的传声筒,将艺术创作转化为唤醒人民的号角,每个音符都迸发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每当重听这穿越时空的旅律,愈发懂得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概念游戏,而是扎根现实土壤的思想火炬。

 ——李雪婷(节选)

今天参观国歌展示馆,我深受触动。步入展馆,循着历史脉络,泛黄的手稿、珍贵的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历程。那激昂的律响起时,仿佛能看见先辈们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身影。

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五、六专题时,我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今后,我将以更坚定的信念钻研理论,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之情融入学习与实践,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担当。

 ——张沙沙

走进国歌纪念馆,宛如翻开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激昂的旋津在耳畔回响,峥嵘岁月的画面在眼前辅展。国歌的创作诞生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作出这首凝聚着民族精神的不朽乐章。在新时代的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困难与挑战,唯有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的工作作风,从一次次志愿活动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陈红

国歌展示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展示了国歌的创作历程及深远影响,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国歌的旋律,激昂澎湃,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勇往直前,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清晰地展现了国歌诞生的历程,那激昂的旋律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热血与拼搏。

 ——张新(节选)

(手写学习心得展示)

此次支部特色活动将国歌精神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既是一次回溯历史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行动动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以国歌精神滋养初心、以作风建设锤炼担当,引领支部成员把爱国情怀转化为钻研理论的强劲动力、服务群众的扎实行动,在学思践悟中赓续红色血脉,让“前进”的号角永远响彻在以实干践行使命的青春征程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供稿

 (文/卢丹琼、陈红 图/卢丹琼 审/吴军


版权所有©2017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电话(传真):021-65710093   技术支持: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