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1015多功能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李杰、副院长牛海、党委副书记吴军、副院长郭根及导师代表出席典礼,全体2025级研究生参会。典礼由学院团委副书记、2024研究生团支部书记崔洁主持。

上午9:00,庄严的国歌声奏响,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牛海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对新一届马院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学院发展优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深植信仰之根,做真理的追求者;二是要坚守求真之志,做学问的探索者,以严谨态度钻研学术;三是要提升实践之能,做时代的践行者;四是要涵养德行之美,做精神的富有者。牛海老师结合自身思考,进一步与新生探讨“如何做好心理调试”。他强调,作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既要不断提升眼界、格局与对社会的认知高度,不被现有条件局限,又要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以理想为指引拓宽内心格局。

2025级研究生柯德舟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缘的历程。本科思政课的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研究,让他初步触摸到理论的温度;两年的空军地导部队军旅生涯,在演习任务中运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思维攻克技术难题,坚定了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接着,他与同学们共勉三点期许:一是要“沉下心”,读原著、学原文;二是要“走出去”,察现实、践真知;三是要“扛起来”,守初心、担使命。

2024级研究生刘晶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基于自身一年的学习实践坦言道:初入研究生阶段时,曾因理论体系的深邃感到困惑,但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探索,逐渐明晰了“以严谨态度夯实理论基础、以务实精神锤炼学术能力”的核心方向。同时,她向各位新同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锚定方向,做好规划,建议各位同学尽早明确个人学术目标与研究方向;第二,深耕理论,勤学善思。要准确把握理论精髓,也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第三,协同共进,知行合一。学术研究并非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学院学术交流平台,主动与老师、同学们沟通交流。

教师代表陈东利老师聚焦研究生成长关键期提出希望。她提出,从今天开始同学们的身上会有两个标签,一个是“上理人”,一个是“马院人”。“上理人”代表的是上海理工大学这所“制造业的黄埔军校”低调、务实、创新和卓越的精神。“马院人”意味着信仰、思想、理论的特殊使命。最后,她祝愿同学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殿堂中探寻到属于自己的时代答案,成长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养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典礼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杰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向新生表示祝贺,认为选择考研是同学们思想认识的觉醒,不同于大学阶段,考研是对人生的“主动再设定”,体现了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认知。李杰书记亲切的以长者身份对新生提出核心要求——“勤”。他强调,面对就业竞争,普通院校的学生需比他人更优秀、更努力,要多发表文章,提升学术水平;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宣讲,锻炼口才与逻辑思维;多思考、培养思辨能力,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他希望同学们在心中刻下“勤”字,“比别人多跑一点、多做一点、多想一点”,以内生动力驱动成长,在三年后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

此次开学典礼为2025级新生吹响了启航的号角。未来,新“上理马院人”将带着嘱托砥砺奋进,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青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研究生会供稿
(文/柯德舟 摄/朱喆 审/吴军、彭高)